本文经《环球科学》授权发表。《环球科学》是《科学美国人》中文版、nature版权合作方(微信号:keyanquan)。
-
撰文:Alexandra Witze
-
翻译:丁家琦
震中(五角星处)附近震动强度的预计分布 来源:US Geological Survey
4月25日,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北边仅仅80公里处发生了一场震级为7.8的地震,把建筑击得粉碎,也摧毁了大部分的城市。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尼泊尔,也包括西藏和印度北部,成为喜马拉雅山脉数年间遭受的最大自然灾害,估计会导致数千人死亡。为什么这场地震会给尼泊尔带来如此致命的打击?《自然》在此带你分析一下背后的地质和社会因素。
地震发生的地区处在地球最大的地质碰撞带附近。印度所在的地壳板块以每年4到5厘米的速度猛烈地撞击中亚地区板块,并插入中亚地区板块的下方,正是这样的撞击把喜马拉雅山抬升到世界第一的高度,同时把这一地区变成世界上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。地应力(地质上的张力)沿着喜马拉雅山积累,并时不时地释放,由此成为地震。
4月25日的地震发生的位置其实非常浅——根据美国地址调查局(USGS)的测量,只有15公里深。来自USGS的地震学家Susan Hough说,初步数据显示喜马拉雅断层处的地壳出现了150到200公里的断裂。她一直在尼泊尔工作。
从很大程度上来说,是预测到了的。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Roger Bilham和加州理工学院的Philippe Avouac两位地震学家早就警告过尼泊尔地下的板块张力正在累积。Hough也说:“这不是一场意外的地震。”
尽管如此,4月25日的地震要比专家预测的更小一些,发生的地点也更偏东部。它发生的位置很接近1934年的8.1级地震,该地震使超过10 000人罹难,还让印度北部的楼房下沉了超过1米。
地震让加德满都的众多石庙发生了坍塌,包括标志性的达拉哈拉塔,其他的建筑要么从侧面塌陷,要么垂直坠落。震害评估还在进行中,但Hough说她在描绘倒塌寺庙的照片背景里看到还有众多楼房挺立着,还是稍稍松了口气。
尼泊尔官员估计至少有1 400人遇难(26日数据),这个数字在接下来的几天可能还会增加。地震还引起了珠穆朗玛峰上的雪崩,威胁到了登山队的大本营,导致了至少10人死亡。
尼泊尔有一个由地震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,团队虽然不大,但是都很有经验,他们在全国也有一个由地震学和测地学监控中心组成的网络。近年来,也有几个专注于风险控制的组织在加德满都积极活动。4月12日,尼泊尔国家地震科学学会和国际地质风险组织(GeoHazards International)均更新了加德满都谷的地震情景预测,预想了会有类似1934那样的大灾难发生,并安排了发生后该怎么应对的预案。
在加德满都,旧建筑大都是采用无筋砖砌体建造的,因而无法抵御如此近的地震所导致的地面震动。同时,随着加德满都的城市化,很多新楼在密集居住区建立起来,同样没有结构加固措施。
“灾难不是出于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会发生,而是出于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全面的预防,”Hough说,“人们建了房子就是用来居住的,他们没有钱来进行加固和建设。”
在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余震一直在持续,橙色的点标出了所有发生地震的地点。来源:US Geological Survey
以最坏的情况预计,尼泊尔地区还会发生超过30次大于5级的余震,其中一组6.6级的余震已经发生了。
(本文来自《自然》杂志,原标题“Major earthquake hits Nepal”。)
欢迎个人转发分享,刊物和机构如需转载,请联系授权事宜:。
更多精彩文章:您可以回复“目录”,接收往期文章目录和每一篇的获取方式。谢谢!
关于我们
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▃
饶毅、鲁白、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《赛先生》 ── 与科学同行,关注科学与文化。关注请加微信号:iscientists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。
0
推荐